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508/19/content_603157.html
日前,我市长三角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中心及农批市场、上虞区东关片区涝区治理—五甲渡闸站建设工程、嵊州市城隍坊老旧小区综合提升工程等多个项目成功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为项目加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共有28个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总计20.2亿元,资金总量居全省第2,创历史新高。与往年相比,今年投资更突出“集中力量补短板调结构”的特点,资金明显向民生保障、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倾斜。“这些项目涵盖城市建设、现代产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将为我市加快产业发展、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注入澎湃动力,为全市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是“抓手”,要素是“支撑”。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做深做实政策高效承接和有效供给文章。今年以来,我市抢抓窗口机遇,积极承接国家和省增量政策,“两重”、“两新”、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蓄势赋能,释放经济发展潜能。“我们建立了市、县两级常态化衔接汇报及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跟进上级审核动态,对上级报送要求迅速响应、高效协同。”该负责人说。据统计,除中央预算内资金外,今年,我市还有18个项目获“两重”资金26.7亿元,65个项目获专项债212.5亿元。
如何把上级政策的“含金量”真正转化为绍兴发展的“高质量”?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范围,根据项目前期进度、开工时间、资金支持比例等申报要求,已储备了优质项目65个,资金需求达82.9亿元。接下来,将持续迭代重大项目储备库,形成近期可实施、远期有储备、动态可调整的重大项目储备库。同时,千方百计推动已争取要素项目按要求加快落地,确保项目资金使用与建设同步推进、同频共振。“我们将紧紧围绕‘打好项目持久战’要求,持续开展督导服务,及时化解难题,抓实项目进度。”市发改委这位负责人说。
摘自《绍兴日报》 |